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沸腾时代 > 第422章 重磅登场,势不可挡!(保底第一更!)

第422章 重磅登场,势不可挡!(保底第一更!)

张建川之所以现在要把这个消息先给大家通一个气,就是要求让大家明白公司日后的战略规划,不仅仅止步于方便面这一单一产品,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大更宽泛的发展。

那么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有更厚实的底蕴,除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外,也就需要一个足够分量的基石投资者来作为支撑。

而就当前的社会氛围,不少江浙一带的企业还在走戴红帽子的路径,或者就是和港资台资外资合资,张建川觉得自身发展势头正好,与其与外资港台资合资,不如和国资合作。

只要限制住国资的股权不要太大,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张建川觉得利还是远远大于弊的。当然必要的防范也肯定要做,万一哪一位觉得国资应该在这个行业更有搞头,要鹊巢鸠占,那和国资对抗肯定是得不偿失的,那就需要有必要的制衡措施。

一方面限制国资股权,你就安心当一个分红不做声的股东就好,能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源支持就行,所以铁路部门入股是一个方面。

虽然都是国资,但是各自隶属不同,利益也不同,地方国资如果想要独大甚至鹊巢鸠占,势必伤及铁路部门的利益,所以这也是一种对冲式制衡。

另一方面要许之以利。

益丰的发展肯定会带来丰厚利益,对地方政府领导来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只要在他们任上企业经营良好,能给其带来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政企合作愉快,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同甘共苦相得益彰的。另外的对冲方式就是画出上市的饼,这个饼并非虚构,而是可以实打实地去做,不一定非要上市,但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运作。

真正到了利益需要明晰化,各家产权利益要厘清的时候,走上市之路能让大家的利益和权利更清淅地在股份上体现出来。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汉州市政府也好,汉铁局也好,入股都是汉州益丰,这是益丰集团和与汉州市政府以及汉铁局的合资企业。

退一万步说,如果真的走到了难以共存的地步,益丰集团可以断臂求生,舍弃汉州益丰,集团迁移到上海或者燕京、嘉州、广州这些地方。

因为未来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这些地方都是要成立上海益丰,天津益丰、广州益丰几大生产基地的。

这同样也是一个平衡和对冲,也能让每一个地方政府既能在与益丰集团合作过程中获得利益,同样也能让他们不至于生出太多的分外想法。

这种设计可能略显阴暗了一些,但没办法。

现在私营企业的地位还很卑微,你红了你火了,你赚大钱了,难免会让很多人不舒服。

像龙华方便面厂,象现在的华丰,上海益民食品四厂,人家都在生产方便面,但人家是根正苗红的集体企业或者国资企业,人家产权是公家的,要给国家交税还要上交利润,你怎么比?

至少在这个时代,这种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张建川不得不考虑多一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引入国资固然会分出一部分利益,但是国资不但能让益丰底气更壮,而且也能借重国资的一些资源。

比如贷款上,银行肯定态度就更不一样,尤其是在发展前期,再比如面对一些可能涉及到专利、用地用电、交通乃至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都能获得更多支持。

吃独食是要背负巨大风险的,这一点张建川很清楚,把盘子做大,大家共享利益,这才是最佳的策略。管理层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接受了张建川的这个观点。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人都对公权力充满了敬畏。

尤其是在座众人都或多或少和体制公家有些瓜葛关联,要不就是从体制内出来的,要么就是在国企内干过,都深知其中利害。

就算是吕云升、杨德功他们最早在尖山饲料厂干,那也属于乡镇企业,也属于集体性质。

统一了思想,消除了隐患,张建川心就踏实了,很多事情也就好办了。

现在还不至于走到那一步,益丰和大师傅方便面尚未真正成功,甚至也还没有被政府打上眼。上赶着不是买卖,太过急切反而落了下乘。

从上海回来,就要考虑汉州这边召开西南及华中华南片区的试吃品鉴会了。

可现在还处于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混沌期,无论是张建川,还是高唐、杨德功他们都无法预测在电视广告和周润发与张凯丽的代言广告海报张贴遍布于全国各地之后,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变化。

单就目前来说,华北华东两大片区的须求已经开始缓慢起来了。

在张建川逗留上海召开华东片区试吃品鉴会期间,华北那边的订单仍然在缓慢上涨,从当初的十二万箱涨到了十七万箱,加之华东这边的二十二万箱,也就意味着实际订单已经达到了三十九万箱。哪怕是全部按照定一发二的标准来操作,这都是接近八十万箱九百六十万盒。

三十九万箱的三成定金都已经打入益丰账户,一百多六十多万现金入账,也增添了张建川的底气。这是这是需要在一个月内发货的,除仓库中的二十多万箱存货已经发运外,剩下五十多万箱将在未来一个多月内生产出来陆续发运。

目前工厂已经是按照三班制全面生产,而且一律取消了休假,周末都按照加班给付劳动报酬。这也是工人们喜闻乐见的,双倍加班费没谁不愿意拿。

每天十五万盒的产能发挥到了极致,但是一个月下来总免不了会有一两天停电或者检修,所以一个月能保持三十五万箱出货就算是相当不错了。

现在之所以大家还惴惴不安,心里不踏实,就是无法预测电视广告播出之后,会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

目前这近八十万箱九百万多万盒方便面已经发往各地,已经进入市场,是不是如所期盼的那样受欢迎,也需要一个缓冲或者反馈的滞后期。

这期间叠加在一起,订单增长有可能会是变得平缓,也有可能就呈现一个爆发势头。

如果是前者,每月三十五万箱产能可能就会有富馀,甚至可能重新恢复到二班制生产,周末需要照常休假,如果是后者,要看爆发到什么程度,真要涨个三倍五倍,那激活新的生产线甚至新的生产基地就只能按加速键而非暂停键了。

所以从上海回来到四月中旬,各方海报以及诸如其他的一些广告方式比如汽车广告、站台广告和地方电视广告也开始有针对性地在一些消费重点地区进行宣传造势,这段时间里感觉就象企业上市前的静默期一样,谁也不知道这只股票有多受欢迎,能到什么价位。

4月20日,星期六,中央电视台黄金档剧场开始播放《外来妹》,而在《外来妹》播放之前,首先出现了一支广告。

黄金档剧场的广告不稀奇,这也是央视广告最受欢迎也是最赚钱的时段。

虽然张建川川早就看过了剪辑好后的广告了,但是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时候,它终于要和全国所有观众见面了,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全国十多亿观众都将直面“大师傅”方便面的视觉冲击。“当演员需要扮演好每个角色,当英雄,”

一身白帽灰西装外穿一件黑色呢子大衣的《上海滩》经典造型出现,伴随着若隐若现的“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的音乐,周润发扮演的许文强形象猛然出现,骤然将电视机前所有观众拉回到五六年前《上海滩》在全国风靡一时的时候,

紧接着就是一个大背头面带微笑推门而入游目四顾脾睨众生的赌神高进形象出现,同样伴随着那入脑的bg音乐。

“当赌神,”

画风一转,周润发蹲在一个港式最常见的背景布边上,正在埋头端着一碗方便面猛吃,…

紧接着伴随着画外音,“生活中,我们不需要扮演谁,我们只需要对得起我们自己,工作劳碌之后,饱腹暖心,大师傅这碗面,我爱吃!”

定格为周润发举起的方便面正面的鲜艳形象,

紧接着又出现了张凯丽一身《渴望》中刘慧芳扎小辫儿穿着一件花格外套,忧郁哀怨地回眸经典形象,伴随着“悠悠岁月,话说当年好困惑”的音乐若隐若现,…

紧接着就是穿着生活装的的张凯丽在背景布后边端着方便面,一边满脸满意笑容吃着,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

“当演员是我们的选择,扮演好每个剧中角色,但在生活中,我们却不能委屈自己,要对得起自己,所以我选择大师傅方这碗面,这一碗,我也爱吃!”

伴随着两段广告结束,一个满脸笑容矮胖模样的大师傅举着一碗方便面卡通形象突然跃出,“大师傅红烧牛肉面,你我都爱吃!”

觉得写得还行,兄弟给几张月票吧!老瑞还在努力,争取把这个高潮一下子写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