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陈策快速浏览着脑海中浮现的金色经文与观想图景,脸上露出了地摊上捡到真货的惊愕。
“竟…竟然真的是一部堂堂正正的佛门真经?!”
这与他之前捡到的雍仲国炼器术截然不同!没有一丝一毫的邪异、诡谲、血腥之气!
无论是金刚琉璃身对纯净肉身的追求,八风不动印对坚定心性的锤炼,还是慧光普照镜破除迷障的智慧之光,都透着一股中正平和、恢弘浩大的气象!
修炼之法同样中正!
比如卷一需持严格戒律,于每日晨曦初露、天地清气勃发之时,面东趺坐,观想眉心一点光明,引动大日精粹融入己身。
此法可大幅强化体质根基,使肉身通透纯净,杂质尽除,气血运行如琉璃般澄澈无碍。
卷二结合特定手印与梵音真言,于静定中观想自身化作巍峨须弥山,坐镇识海中央,任凭红尘纷扰冲击,我自岿然不动。
至此精神力强度与轫性大幅提升,灵台清明,杂念不生。
卷三于至静至诚之禅定中,观想自身化为大日如来法相,眉心轮处,一轮纯净无瑕、蕴含无穷智慧的金色光轮缓缓凝聚。
慧光照耀下,可大幅提升对外界的洞察力,窥见事物本质。
这些修炼之法,跟雍仲妖僧那些充斥着怨念与痛苦的邪门炼器术,简直是云泥之别。
一个如同煌煌大日,一个如同污秽泥沼。
“这《大日如来真经》立意之高远,根基之扎实…”陈策心中震撼,“仅仅是这三卷残篇,便已可以比拟先天境功法!”
“若是全卷,以它的潜力,恐怕真的能达到仙人级!”
“这下真捡到宝了!”
陈策满脸欣喜的笑容。
不过,他没有贸然修炼,因为一个巨大的疑惑挥之不去:
如果雍仲佛国真的修炼的是这光明正大的正统佛法,又怎么发展出了铸灵经那种邪术?
他再次审视这部残经,一个猜测浮上心头,“莫非…这才是真觉当年从神山得到的真传?而后来佛国流传的邪法,是他在此基础上篡改后搞出来的东西?”
这个想法让陈策狐疑不定,因为宝箱爆出来的东西,有时候跟掉落的经验宝宝毫无关系。
意思就是,或许真觉原本得到的就是一部被篡改过的邪经。
而他这部是还原后的。
“古怪啊”陈策心头凛然,“要真是这样,迦罗波嵯峰上,可能真的有一个‘佛祖’!”
“而且这个‘佛祖’比所有妖僧都要邪恶千倍万倍!”
“简直是万恶之源!”
意识到这一点,他准备等会儿叫来薛金凤再叮嘱一番,绝对不能跟进到迦罗波嵯峰去。
至此,陈策已经有七八成的把握可以确定——山上有仙。
他又惊又喜。
惊的自然是有一个仙人站在雍仲国之后,会给几天后的最终决战带来一些不可控的风险。
即便攻城顺利,这个仙人也是后面必须要处理的难题。
喜的是,药老等先天境穷尽一生都未能窥见一丝的仙途,如今活生生的出现在了他面前,就在那座神山迦罗波嵯峰上。
就算这个仙人是个邪修,那也是绝对不能放过的机缘。
该如何面对一个未知的存在?陈策心绪纷乱,思考的忘记了时间,窗外的天色渐亮。
察觉后,他心中一惊。
他一夜未睡没什么,可老婆杨英在外面守了一宿!
“赶紧提升!”
瞬间,一股浩大的清冽洪流,自百会穴轰然灌入!
神台仿佛被投入冰泉,澄澈如洗,精神力暴涨之下,灵识自然而然地以他为中心,向四周荡漾开来,轻松复盖周身五米!
心念微聚,灵识化作触角,朝着车辇之外全力延伸——
呼!
轻易便突破了之前三层大衍决四十米的极限探查距离,四十五米四十八米五十米!
直至五十五米开外,才触及当前境界的极限,再难寸进!
陈策睁开双眼,眸中青精异色一闪而没,比之前更加深邃,洞若观火,让人不敢直视。
“五十五米”他细细体悟着新生的感知力,“不错,比上次增长还多,这下无论面对魔器还是仙人,又多了一重保障。”
……
澄澈的高原蓝天之下,如同黑色浪潮般的五万黎民军,汹涌而坚定地向前推进。
无数面赤色军旗在风中猎猎翻卷,发出连绵不绝的呼啸。
数百辆履带式符文运输车紧随大军后方,沉重的履带碾压着冻土,符文燃气机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汇成一片震耳欲聋、撼动大地的声浪,滚滚向前。
钢铁洪流裹挟着烟尘,带着粉碎一切的磅礴气势,直抵雍仲佛国最后的堡垒——琼结城下。
就在前锋距离高耸的城墙不足一百丈时,一声穿透所有喧嚣的高昂号角骤然撕裂空气!
“呜——!”
刹那间,时间仿佛凝固。
奔腾的战马齐齐扬蹄顿足,骑兵拽住缰绳,稳稳停驻。
所有履带运输车的符文机在几息之间同时熄灭,震耳欲聋的轰鸣戛然而止,只馀落车厢停止时最后一声沉闷的金属震颤。
扬起的漫天尘土失去了动力支撑,缓缓飘落,在阳光下形成一片迷朦的黄色幕布。
猎猎作响的战旗依旧在风中招展,却再无半点喧嚣人声。
五万将士,如同钢铁浇铸的森林,无声肃立。
数百辆履带车,如同玄铁巨兽,静伏于地。
天地间只剩下呼啸的冷风扫过钢铁甲胄和车体的声音,以及那股令人窒息的、凝如实质的肃杀之气,沉甸甸地压向琼结城。
中央那辆竖着大纛的巨大车辇,厚重的车门缓缓开启。
一身百炼精钢战甲的陈策从中走出,阳光映照在冰冷的甲片上,反射出幽深的寒光。
他面容沉静,目光如电,扫向不远处的城墙。
老僧贡布紧随其后,依旧是那身破旧僧袍,双手合十,低眉垂目,气息平静如古井深潭。
随后,杨英、廖大智、于峻、徐建业、宋岩、沉浪、杨威、潘兴民等一众黎民军将领鱼贯而出,个个顶盔掼甲,手按腰刀,神情冷峻,分列于陈策身后两侧,宛如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刃。